大惊失色
拼音:dà jīng shī sè
注音:ㄉㄚˋ ㄐ一ㄥ ㄕ ㄙㄜˋ
词性: 成语

大惊失色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大惊失色dàjīng-shīsè

(1) 形容非常惊恐,吓得变了脸色

忽见曹操带剑入宫,面有怒容,帝大惊失色。——《三国演义》
be terribly alarmed;turn pale with fright

引证解释:

⒈ 非常惊恐,变了脸色。

《西游记》第五九回:“行者已到他肚腹之内,现原身厉声高叫道:‘嫂嫂,借扇子我使使!’ 罗刹大惊失色。”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棘闱志异》:“母告以所见, 康大惊失色。”
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第三九回:“康明理进门一看,不禁毛骨悚然,大惊失色。”

国语词典:

形容十分惊吓,以致变了脸色。

网络解释:

大惊失色

  • 大惊失色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dà jīng shī sè,形容十分慌张,吓得脸色都变了。
    • 1、他听说孩子被车撞伤了,顿时大惊失色,慌忙向医院跑去。
    • 2、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老李大惊失色,口吐白沫,倒在地上不省人事了。
    • 3、他看了这篇报道后,顿时大惊失色
    • 4、看见路边躺着一条大蛇,她大惊失色
    • 5、他读了信之后,大惊失色
    • 6、黑夜中闪过的那个身影让他大惊失色

    字义分解

    • 拼音dà,dài
    • 注音ㄉㄚˋ,ㄉㄞˋ,ㄊㄞ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DDDD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dài

    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tài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 拼音jīng
    • 注音ㄐㄧㄥ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NYIY
    • 五行

    1.害怕;精神受到刺激,感到不安:~慌。吃~。

    2.惊动:打草~蛇。

    3.骡、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来:马~了。

    • 拼音shī
    • 注音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RWI
    • 五行

    (1)(动)失掉;丢掉:丧~。

    (2)(动)没有把握住:~手|~足。

    (3)(动)找不着:迷~方向。

    (4)(动)没有达到目的:~意。

    (5)(动)改变(常态):~声。

    (6)(动)违背;背弃:~信|~约。

    (7)(动)错误;过失:~误。

    • 拼音sè,shǎi
    • 注音ㄙㄜ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QCB
    • 五行

    1.颜色:红~。绿~。

    2.脸上的表情:喜形于~。~厉内荏。

    3.情景;景象:景~。荷塘月~。

    4.种类:各~货品。花~齐全。

    5.质量:成~。足~。

    6.情欲。

    7.妇女的美好容貌:姿~。~艺双绝。

    shǎi

    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