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yuán wén |
注音: | ㄩㄢˊ ㄨㄣˊ |
词性: | 名词 |
原文的意思
词语解释:
原文
(1) 原作品,原件
引证解释:
⒈ 征引、转写或改写时所依据的文字。
引明张居正《女诫直解》:“谨案集中《女诫》原文,与《后汉书》字句互异者多。”
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一:“﹝《广韵》﹞三萧:‘要,身中也。象人要自由之形。’”
桉此等,皆宋人用徐鉉本校改,非《广韵》原文也。 洪深《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二章七:“这样一段诗,在多看几遍原文之后,多少还可寻出一点意义。”
⒉ 翻译时所依据的词句或文章。
引鲁迅《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谈到日本有许多翻译太坏,简直比原文还难读……他就笑了起来。”
国语词典:
写作时对征引或转录他人著述文字的称谓。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原文
- 1、默写后,我对照原文审读了一遍。
- 2、写读书笔记时要扣住原文,有的放矢,这样才能写出自己的真感受。
- 3、他把别人的文章原文抄来,堂而皇之地署上自己的名字拿去发表。
- 4、目前在许多用人单位,除了研发类岗位之外,许多岗位并不强求人才的专业对口,而更看重团队合作等“口袋技能”。原文链接。
- 5、昨天不容易问同学要了“瘦瘦”的种子,用老爸电脑兴冲冲的下,然后一个对话框弹出来“该文件已存在,是否替代原文件?”,顿时石化了……
- 6、陈寅恪分析有唐一代崛兴的原因是,“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字义分解
- 拼音yuán
- 注音ㄩㄢˊ
- 笔划10
- 繁体原
- 五笔DRII
- 五行木
(1)(形)最初的;开始的:~始|~人|~生动物。
(2)(形)原来;本来:~地|~作者。
(3)(形)没加工的:~棉|~煤|~油。
(4)(Yuán)姓。
(5)(动)原谅:情有可~。
(6)(名)宽广平坦的地方:平~|高~|草~。
(7)同“塬”。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文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