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制
拼音: | duàn zhì |
注音: | ㄉㄨㄢˋ ㄓˋ |
断制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决断;判断。
引证解释:
⒈ 决断;判断。
引《书·吕刑》:“惟时庶威夺货,断制五刑,以乱无辜。”
《韩非子·难四》:“人君非独不足於见难而已,或不足於断制。”
清冯桂芬《宗法论》:“万氏统宗《学礼质疑》论宗法凡八篇,徵引博而断制严,可谓详且明矣。”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略论汉代政权的本质》:“马克思的断制是正确的,但日知先生把它套到两汉时代来,那就成问题了。”
网络解释:
断制
字义分解
- 拼音duàn
- 注音ㄉㄨㄢˋ
- 笔划11
- 繁体斷
- 五笔ONRH
- 五行火
1.(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砍~。割~。绳子~了。
2.断绝;隔绝:~水。~电。~奶。~了关系。音讯~了。
3.间断: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做饭,从没有~过。
4.拦截:把对方的球~了下来。
5.戒除(烟酒):~烟。~酒。
6.姓。
7.判断;决定:~语。诊~。独~专行。这个案子~得公道。
8.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无此理。~不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