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经
拼音: | fàn jīng |
注音: | ㄈㄢˋ ㄐ一ㄥ |
梵经的意思
词语解释:
贝叶经;佛经。
引证解释:
⒈ 贝叶经;佛经。
引唐司空曙《赠衡岳隐禅师》诗:“讲席旧逢山鸟至,梵经初向竺僧求。”
《宋史·外国传六·天竺》:“乾德三年, 沧州僧道圆自西域还,得佛舍利一水晶器、贝叶梵经四十夹来献。”
元吴莱《东夷倭人小折迭画扇子歌》:“徐市子孙附飞舲, 奝然家世杂梵经。”
网络解释:
梵经
字义分解
- 拼音jīng,jìng
- 注音ㄐㄧㄥ
- 笔划8
- 繁体經
- 五笔XCAG
jīng
1.(旧读jìng)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跟“纬”相对):~纱。~线。
2.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脉。~络。
3.经度:东~。西~。
4.经营;治理:~商。整军~武。
5.上吊:自~。
6.历久不变的;正常:~常。不~之谈。
7.经典:本草~。佛~。念~。十三~。
8.月经:行~。~血不调。
9.姓。
10.经过:~年累月。几~周折。这件事是~我手办的。~他一说,我才知道。
11.禁(jīn)受:~不起。~得起考验。
jìng1.动词: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纱或经线:经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