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童
拼音:jīng tóng
注音:ㄐ一ㄥ ㄊㄨㄥˊ

经童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金有经童科,其制,凡士庶子年十三以下,能诵二大经﹑三小经,又诵《论语》﹑诸子及五千字以上,府试十五题通十三以上,会试每场十五题,三场共通四十一以上,为中选。见《金史.选举志一》。

引证解释:

⒈ 金有经童科,其制,凡士庶子年十三以下,能诵二大经、三小经,又诵《论语》、诸子及五千字以上,府试十五题通十三以上,会试每场十五题,三场共通四十一以上,为中选。见《金史·选举志一》。

金元好问《续夷坚志·空中人语》:“张显卿名德,辽州人, 明昌二年经童, 贞祐四年进士。”
元刘祁《归潜志》卷十:“胥参政持国由经童入仕,得幸於章宗,擢为执政,一时权势赫然。”

网络解释:

经童

  • 经童是金代所设科举考试科目之一。凡士庶人之子年十三岁以下,能诵二大经、三小经,又诵《论语》、诸子及五千字以上者,经府试十五题通十三以上,会试每场十五题,三场共通四十一以上,即可中选。中选者称“经童”。此科贵在年幼而诵经多者,若年龄相同,则以诵大经多者为最(参见《金史·选举志一》)。
  • 字义分解

    • 拼音jīng,jìng
    • 注音ㄐㄧㄥ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XCAG

    jīng

    1.(旧读jìng)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跟“纬”相对):~纱。~线。

    2.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脉。~络。

    3.经度:东~。西~。

    4.经营;治理:~商。整军~武。

    5.上吊:自~。

    6.历久不变的;正常:~常。不~之谈。

    7.经典:本草~。佛~。念~。十三~。

    8.月经:行~。~血不调。

    9.姓。

    10.经过:~年累月。几~周折。这件事是~我手办的。~他一说,我才知道。

    11.禁(jīn)受:~不起。~得起考验。

    jìng

    1.动词: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纱或经线:经纱。

    • 拼音tóng
    • 注音ㄊㄨㄥ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UJFF
    • 五行

    (1)(名)儿童;小孩子:顽~|幼~。

    (2)(形)指没结婚的:~男|~女。

    (3)(名)(~儿)旧时指未成年的仆人。

    (4)秃:~山。

    (5)(名)奴仆。

    (6)(Tó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