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才
拼音:zhì cái
注音:ㄓˋ ㄘㄞˊ

滞才的意思

词语解释:

遗留未选的人才。

引证解释:

⒈ 遗留未选的人才。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裴楷清通, 王戎简要,后二十年,此二贤当为吏部尚书,冀尔时天下无滞才。”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制科》:“玄宗御极,特加精选,下无滞才。”

网络解释:

滞才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裴楷 清通, 王戎 简要,后二十年,此二贤当为吏部尚书,冀尔时天下无滞才。”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制科》:“ 玄宗 御极,特加精选,下无滞才。”
  • 滞才(zhì cái)遗留未选的人才。
  • 字义分解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IGKH
    • 五行

    (动)停滞;不流畅:~碍|~洪|~货|~留|~泥|~涩。

    • 拼音cái
    • 注音ㄘㄞˊ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FTE

    (1)(名)才能。

    (2)(名)有才能的人:~子。

    (3)(名)姓。

    (4)(副)刚才;表示以前不久。

    (5)(副)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

    (6)(副)表示在特定的条件下或者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结果(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

    (7)(副)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含有“刚刚”的意思。

    (8)(副)对比起来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等;有“只”、“仅仅”的意思。

    (9)(副)表示强调或确定的语气(句尾常用‘呢’字):那里的风景~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