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龙
拼音:liù lóng
注音:ㄌ一ㄡˋ ㄌㄨㄥˊ

六龙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指太阳。
2.古代天子的车驾为六马,马八尺称龙,因以为天子车驾的代称。
3.六兄弟的美称。

引证解释:

⒈ 谓《易》乾卦的六爻。

《易·乾》:“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孔颖达疏:“乾元乃统天之义,言乾之为德,以依时乘驾六爻之阳气,以控御於天体。六龙即六位之龙也;以所居上下言之,谓之六位也。”

⒉ 指太阳。神话传说日神乘车,驾以六龙, 羲和为御者。

汉刘向《九叹·远游》:“贯澒濛以东朅兮,维六龙於扶桑。”
晋郭璞《游仙诗》:“六龙安可顿,运流有代谢。时变感人思,已秋復愿夏。”
宋王安石《休假大佛寺》诗:“六龙高徘徊,光景在我裳。”
明薛蕙《效阮公咏怀》:“六龙匿西山,蒙汜扬頽波。”

⒊ 古代天子的车驾为六马,马八尺称龙,因以为天子车驾的代称。

汉刘歆《述初赋》:“揔六龙於駟房兮,奉华盖於帝侧。”
唐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之四:“谁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
明陶宗仪《辍耕录·金鳌山》:“少焉,千乘万骑毕集,始知为六龙临幸。”
吴梅《步北城狮子山访阅江楼遗址不得》诗:“六龙曾此驻云车,何处重寻帝子家。”

⒋ 六兄弟的美称。

晋常璩《华阳国志·后贤志》:“宓六子,皆英挺逸秀,号曰六龙。”
《晋书·温羡传》:“父恭,济南太守,兄弟六人并知名於世,号曰六龙。”
《晋书·卞壸传》:“父粹,以清辩鉴察称。兄弟六人并登宰府,世称卞氏六龙。”

国语词典:

马八尺称为「龙」。古代天子的车驾为六匹马,故天子的车驾称为「六龙」。

网络解释:

六龙 (词语来源)

  • 六龙是汉语词汇,拼音liù lónɡ,解释为太阳。
    • 1、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娥眉巅,地蹦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这折之四川。
    • 2、齐英山不亏是高山峻岭,借诗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 3、驾六龙,乘风而行。行四海,路下之八邦。历登高山临溪谷,乘云而行。
    • 4、龙年到,万象更新,祝你:屋顶九龙萦绕,房前八面龙鼓,屋里七龙高歌,窗前六龙奏福,柜藏五体龙袍,身着四海龙运,脚踏三江龙威,目放两眼龙光,一脸龙颜大悦!新年快乐!
    • 5、江南,建业旧长安。紫盖忽临双鷁渡,翠华争拥六龙看,雄丽却高寒。纳兰容若。
    • 6、巍巍乎,东海涛竦立,时乘六龙以御地。

    字义分解

    • 拼音liù
    • 注音ㄌㄧㄡˋ,ㄌㄨ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UYGY
    • 五行

    1.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六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六甲。六艺(a.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b.六经)。六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六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六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六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六朝(cháo)(“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六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言诗。六弦琴。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

    • 拼音lóng
    • 注音ㄌㄨㄥ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DXV
    • 五行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