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偃月刀
拼音:qīng lóng yǎn yuè dāo
注音:ㄑ一ㄥ ㄌㄨㄥˊ 一ㄢˇ ㄩㄝˋ ㄉㄠ

青龙偃月刀的意思

词语解释:

刀类兵器名。因形如偃月﹐并雕有青龙﹐故称。

引证解释:

⒈ 刀类兵器名。因形如偃月,并雕有青龙,故称。

《三国演义》第一回:“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艷锯’,重八十二斤。”
明夏完淳《六哀·吴都督》诗题下引《金山县志》:“吴志葵 ……会试不第,尝謁前门关庙,举青龙偃月刀舞於衢,观者如堵,,由是名动京师。”
鲁迅《二心集·宣传与做戏》:“倘使他们扮演一回之后,就永远提着青龙偃月刀或锄头,以关老爷、林妹妹自命,怪声怪气,唱来唱去,那就实在只好算是发热昏了。”
亦省作“青龙刀”。 明朱有燉《义勇辞金》第三折:“听的道关将军临阵也……再遇着青龙刀、赤兔马、黄金甲、絳红袍。”

网络解释:

青龙偃月刀 (小说《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武器)

  • 青龙偃月刀是偃月刀的其中一种。根据文献记载及出土文物,偃月刀在宋朝开始出现,因重量关系,主要用于练习臂力,而非实战中的武器。
  • 在中国小说《三国演义》中,青龙偃月刀为关羽所使用的兵器,书中描述青龙偃月刀重八十二斤,又名冷艳锯,关羽用其斩杀了不少武将,所以后世也称青龙偃月刀为关刀。在关羽被杀后,青龙偃月刀被东吴将领潘璋夺走。后来,关羽的儿子关兴杀潘璋为父报仇,夺回青龙偃月刀。因此,关羽和青龙偃月刀被互相视为象征。
    • 1、陈氏春秋大刀,亦名:“青龙偃月刀”,是陈氏太极拳器械套路中长兵器一种,套路布局合理,上下呼应,左右逢源。
    • 2、冷艳锯就是人们常说的青龙偃月刀,正面是锋利的刃,而背面则是一排巨大的倒钩齿。 ()
    • 3、看看刘备,他会什么,他既不会耍青龙偃月刀,也不会使丈二蛇矛,更不会羽扇纶巾的布兵谋阵。
    • 4、由于弟弟年龄小,耍不动关公的青龙偃月刀,刚一开打,饰演颜良的哥哥就倒下了,引得台下的冯将军和官兵们开怀大笑。
    • 5、导演高希希多次称,细节决定成败,为此不惜重金聘请专家设计了八件著名战将的兵器。
    • 6、到时候打起来,看到一个拿着青龙偃月刀,头戴绿帽,面如重枣,留着长须的人,给我砍了他!

    字义分解

    • 拼音qīng
    • 注音ㄑㄧㄥ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GEF
    • 五行

    (1)(形)蓝色或绿色:~天|~苔。

    (2)(形)黑色。

    (3)(名)青草或没有成熟的庄稼。

    (4)(形)比喻年轻:~年。

    (5)姓。

    • 拼音lóng
    • 注音ㄌㄨㄥ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DXV
    • 五行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

    • 拼音yǎn
    • 注音ㄧㄢ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WAJV
    • 五行

    (1)(动)〈书〉仰面倒下;放倒:~松|~卧。

    (2)(动)〈书〉停止:~旗息鼓。

    • 拼音yuè
    • 注音ㄩㄝ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EEEE
    • 五行

    (1)(名)月球;月亮。

    (2)(名)计时的单位;一年分为十二个月。

    (3)(形)每月的:~刊|~产量。

    (4)(形)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 拼音dāo
    • 注音ㄉㄠ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VNT
    • 五行

    (1)(名)用来切、割、削、砍、铡、斩的工具:菜~。

    (2)(名)刀形的东西:冰~。

    (3)(量)纸张的计算单位;一百张叫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