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袋
拼音:shū dài
注音:ㄕㄨ ㄉㄞˋ

书袋的意思

词语解释:

装书卷、文件的口袋。

·大定十六年规定的官吏佩饰,悬于束带,作为区别于士民的标志。其质料、颜色,因品级高下而有所不同。参阅《金史•舆服志下》。

指古书词句。

引证解释:

⒈ 装书卷、文件的口袋。 唐王起有《獭皮书袋赋》。见《文苑英华》卷一〇六。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海叙不遇》:“平曾謁华州李相不遇,因吟一絶而去曰:‘……诗卷却抛书袋里,譬如閒看华山来。’”

⒉ 金大定十六年规定的官吏佩饰,悬于束带,作为区别于士民的标志。其质料、颜色,因品级高下而有所不同。参阅《金史·舆服志下》。

⒊ 指古书词句。参见“掉书袋”。

清沉起凤《谐铎·十姨庙》:“五姨惯弄书袋,今止要集古人旧句,各成一律。”
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题记》:“辛稼轩在写作歌词的时候,往往喜欢‘掉书袋’,在歌词当中使用很多的史事和典故。”

网络解释:

书袋

  • shū dàiㄕㄨ ㄉㄞˋ书袋(书袋)(1).装书卷、文件的口袋。 唐 王起 有《獭皮书袋赋》。见《文苑英华》卷一○六。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海叙不遇》:“ 平曾 谒 华州 李相 不遇,因吟一绝而去曰:‘……诗卷却抛书袋里,譬如闲看 华山 来。’”(2). 金 大定 十六年规定的官吏佩饰,悬于束带,作为区别于士民的标志。其质料、颜色,因品级高下而有所不同。参阅《金史·舆服志下》。(3).指古书词句。 清 沈起凤《谐铎·十姨庙》:“五姨惯弄书袋,今止要集古人旧句,各成一律。” 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题记》:“ 辛稼轩 在写作歌词的时候,往往喜欢‘掉书袋’,在歌词当中使用很多的史事和典故。”参见“ 掉书袋 ”。
    • 1、因此,理清我们关于艺术的概念,不仅仅是一桩干巴巴的掉书袋的事情。
    • 2、对家人稚子,下逮奴隶,言必据书史,断章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掉书袋
    • 3、深厚的学养为“四洪”诗歌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也带来“掉书袋”的不良影响。
    • 4、我发现有些典故有掉书袋的嫌疑,有些诗有文过其辞的地方。
    • 5、不是很找。来北京我带你去逛逛。李敖的书太掉书袋了。
    • 6、一枝红杏出墙来,愿你周末更精彩;两个黄鹂鸣翠柳,愿你周末逍遥游;三军过后尽开颜,愿你周末乐无限;不是我想掉书袋,惟愿朋友人自在。

    字义分解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NNHY

    (1)(动)写字;记录;书写:大。振笔直

    (2)(名)字体:隶~。

    (3)(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

    (4)(名)书信:家~。

    (5)(名)文件:说明~。

    • 拼音dài
    • 注音ㄉㄞ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WAYE
    • 五行

    (1)(名)口袋:~子。

    (2)(量)用于装口袋的东西:两~儿面。

    (3)(量)用于水烟或旱烟:一~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