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平
拼音: | dǐ píng |
注音: | ㄉ一ˇ ㄆ一ㄥˊ |
底平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犹底定。 2.引申指安定;平定。
引证解释:
⒈ 犹底定。
引《书·禹贡》:“大野既猪, 东原底平。”
孔传:“东原致功而平,言可耕。”
蔡沉集传:“底平者,水患已去,而底於平也。”
⒉ 引申指安定;平定。参见“底定”。
引唐刘得仁《马上别单于刘评事》诗:“天下底平须共喜,一时闲事莫惊心。”
《金史·宗浩传》:“是以所侵疆土,旋即底平。”
网络解释:
底平
字义分解
- 拼音dǐ,de
- 注音ㄉㄧˇ,˙ㄉㄜ
- 笔划8
- 繁体底
- 五笔YQAY
- 五行火
dǐ
1. 最下面的部分:底层。底座。底下(a.下面;b.以后)。海底。底肥。
2. 末了:年底。月底。到底。
3. 根基,基础,留作根据:刨根问底。底蕴。底稿。底版。
4. 图案的基层:白底蓝花的瓶子。
5. 何,什么:底事伤感。
6. 古同“抵”,达到。
de1. 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