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理
拼音:liáo lǐ
注音:ㄌ一ㄠˊ ㄌ一ˇ

撩理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整理;照料。 2.逗引。

引证解释:

⒈ 整理;照料。

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四引汉服虔《通俗文》:“理乱谓之撩理。”
南唐史虚白《钓矶立谈》:“望其旄纛之所指,举欣欣然相告曰:‘是庶几其撩理我也。’”

⒉ 逗引。

宋苏轼《牡丹和韵》:“撩理鶯情趣,留连蝶梦魂。”

网络解释:

撩理

  • 撩理
  • 1.整理;照料。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四引 汉 服虔 《通俗文》:“理乱谓之撩理。” 南唐 史虚白 《钓矶立谈》:“望其旄纛之所指,举欣欣然相告曰:‘是庶几其撩理我也。’”
  • 2.逗引。 宋 苏轼 《牡丹和韵》:“撩理莺情趣,留连蝶梦魂。”
  • 字义分解

    • 拼音liāo,liáo
    • 注音ㄌㄧㄠ,ㄌㄧㄠˊ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RDUI
    • 五行

    liāo

    1. 掀起:撩起衣襟。撩起头发。

    2. 用手舀着洒水:先撩水后扫地。

    liáo

    1. 挑弄,引逗:撩拨。撩乱(纷乱,如“眼花撩撩”。亦作“缭乱”)。春色撩人。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GJFG
    • 五行

    (1)治玉。

    (2)(名)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

    (3)(名)道理;事理。

    (4)(名)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

    (5)(名)管理;办理。

    (6)(动)整理;使整齐:~发|~一~书籍。

    (7)(动)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路上碰见了;谁也没~谁|置之不~。

    (8)(Lǐ)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