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液
拼音:hàn yè
注音:ㄏㄢˋ 一ㄝˋ
词性: 名词

汗液的意思

词语解释:

汗水。

引证解释:

⒈ 汗水。

郭小川《秋歌》之一:“呵,秋花、秋实、秋天的红叶,哪一样不曾浸透我们的汗液。”

国语词典:

汗腺分泌的液体。

词语翻译

英语
sweat
德语
Schweiß (S, Bio)​
法语
sueur

网络解释:

汗液

  • 汗液(sweat)是由汗腺分泌的液体,由于外界气温升高,或体内产热增加所致的热刺激引起的发汗称知觉发汗,汗液本身无味。此时发汗区域分布广,全身各部位皮肤,尤以前额、颈部、躯干前后、腰部、手背及前臂等部位最多;其次为颈、躯干侧面及四肢大部分;再次为股内侧面及腋下;最少是手掌和足。精神紧张亦引起发汗,发汗中枢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各部位,正常人24小时内不知觉蒸发约600~700毫升水。
    • 1、而通过汗液蒸发,可以散发多余的热量,从而延缓临界温度的到达。
    • 2、说着封千寒象很痛苦似的,捂着脑袋,并用魔元把脸色弄白,又挤出一些汗液,把一个失忆者的痛苦活灵活现的表演出来。
    • 3、汗液是由水和少量尿素和盐构成的。
    • 4、比如,年长的公象就会分泌一种混合了多种化学物质的汗液,这是年轻的公象可望不可即的。
    • 5、男性汗液中一种在许多动物中有外激素功能的类固醇,能够提高女性体内与应激反应和情绪有关的荷尔蒙的水平。
    • 6、在极端的环境中,人体可以在一小时内排出几公升汗液

    字义分解

    • 拼音hàn,hán
    • 注音ㄏㄢˋ,ㄏㄢ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IFH
    • 五行

    hàn

    1. 由身体的毛孔排泄出来的液体:汗水。汗流浃背。

    2. 出汗,使出汗:汗颜(因羞惭而出汗;泛指惭愧)。汗马功劳。汗牛充栋。

    hán

    1. 〔可(kè)汗〕见“可2”。

    • 拼音
    • 注音ㄧㄝ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IYWY
    • 五行

    (名)液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