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理
拼音:duàn lǐ
注音:ㄉㄨㄢˋ ㄌ一ˇ

断理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判断事理。 2.审理。

引证解释:

⒈ 判断事理。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断理必纲,摛辞无懦。”

⒉ 审理。

元关汉卿《金线池》第四折:“你再四的不肯断理,我只是死在你府堂上,教你做官不成。”

网络解释:

断理

  • duàn lǐ
  • (断理)
  • 1.判断事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断理必纲,摛辞无懦。”
  • 2.审理。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四折:“你再四的不肯断理,我只是死在你府堂上,教你做官不成。”
  • 字义分解

    • 拼音duàn
    • 注音ㄉㄨㄢ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ONRH
    • 五行

    1.(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砍~。割~。绳子~了。

    2.断绝;隔绝:~水。~电。~奶。~了关系。音讯~了。

    3.间断: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做饭,从没有~过。

    4.拦截:把对方的球~了下来。

    5.戒除(烟酒):~烟。~酒。

    6.姓。

    7.判断;决定:~语。诊~。独~专行。这个案子~得公道。

    8.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无此理。~不能信。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GJFG
    • 五行

    (1)治玉。

    (2)(名)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

    (3)(名)道理;事理。

    (4)(名)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

    (5)(名)管理;办理。

    (6)(动)整理;使整齐:~发|~一~书籍。

    (7)(动)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路上碰见了;谁也没~谁|置之不~。

    (8)(Lǐ)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