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有此理
拼音:qǐ yǒu cǐ lǐ
注音:ㄑ一ˇ 一ㄡˇ ㄘˇ ㄌ一ˇ
词性: 成语

岂有此理的意思

词语解释:

岂有此理qǐyǒucǐlǐ

(1) 哪有这样的道理

how unreasonable

引证解释:

⒈ 哪有这个道理。谓极其荒谬,断无此理。

《南齐书·虞悰传》:“鬱林废, 悰窃叹曰:‘ 王徐遂缚袴废天子,天下岂有此理邪?’”
《朱子语类》卷十六:“如人腹痛,毕竟是腹中有些冷积,须用药驱除去这冷积,则其痛自止;不先除去冷积而但欲痛之自止,岂有此理?”
清李渔《比目鱼·偕亡》:“难道我和他这段姻缘就是这等罢了不成,岂有此理。”
巴金《灭亡》第七章:“然而袁润身却愤愤地说了:‘ 大心,岂有此理,你简直在骂人了。’”
亦作“岂有是理”。 元刘祁《归潜志》卷七:“夫己所有不能保,而夺人所有,岂有是理?”

国语词典:

那有这种道理。意谓断无此理。表示愤怒之词。

网络解释:

岂有此理 (汉语成语)

  • 岂有此理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qǐ yǒu cǐ lǐ,意思是哪有这个道理。指别人的言行或某一事物极其荒谬。岂有此理邪?
    • 1、为了他们的一点儿私心,我们大家都受累,真是岂有此理
    • 2、小红各个方面都表现得很,可是这次选“三生”却没有被选上,真是岂有此理
    • 3、你身为国家干部,竟然不敢揭发小偷,真是岂有此理
    • 4、帮助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同学,怎能说是施行小恩小惠,笼络人心,岂有此理
    • 5、告诉你,我实在是忍无可忍了,你刚才的话太岂有此理
    • 6、他先动手打人,还强词夺理,真是岂有此理

    字义分解

    • 拼音qǐ,kǎi
    • 注音ㄑㄧˇ,ㄎㄞ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MNB

    1. 助词,表示反诘(a.哪里,如何,怎么,如“岂敢”,“岂堪”,“岂可”,“岂有此理”;b.难道,如“岂非”,“岂不”,“岂有意乎”)。

    kǎi

    1. 古同“恺”,快乐。

    2. 古同“凯”,胜利的。

    • 拼音yǒu,yòu
    • 注音ㄧㄡˇ,ㄧㄡ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EF
    • 五行

    yǒu

    1. 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有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yòu

    1.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 拼音
    • 注音ㄘ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HXN
    • 五行

    (1)(代)这、这个:~人。

    (2)(代)这儿;这里:就~结束。

    (3)(代)这样:如~而已。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GJFG
    • 五行

    (1)治玉。

    (2)(名)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

    (3)(名)道理;事理。

    (4)(名)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

    (5)(名)管理;办理。

    (6)(动)整理;使整齐:~发|~一~书籍。

    (7)(动)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路上碰见了;谁也没~谁|置之不~。

    (8)(Lǐ)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