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之不恭
拼音:què zhī bù gōng
注音:ㄑㄩㄝˋ ㄓ ㄅㄨˋ ㄍㄨㄥ
词性: 成语

却之不恭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却之不恭quèzhī-bùgōng

(1) 却:推辞,拒绝。对别人的馈赠或盛情邀请加以拒绝,就显得对人不恭敬。常与“受之有愧”连用

我合你说也说不到却之不恭,却是受之有愧了。——·文康《儿女英雄传》
It would be impolite to decline

引证解释:

⒈ 谓拒绝邀请或馈赠是对别人不恭敬。后多用为接受邀请或馈赠的客套话。

《孟子·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
《金瓶梅词话》第三九回:“小道蒙老爹错爱,迭受重礼,却之不恭,受之有愧。”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六回:“你车老爷那么赏脸,实在是却之不恭,咱们就同去。”
原非《曹书记买马》十:“话说到此处,却之不恭, 喜有娘也就叫喜有收下。”

国语词典:

本指拒绝别人的邀请或赠予是不恭敬的。语本《孟子.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后多用为接受他人的馈赠或邀请时的客套话。《金瓶梅.第三九回》:「迭受重礼,使小道却之不恭,受之有愧。」《文明小史.第五九回》:「不怕输,只管来。但是我却之不恭,受之有愧。」

网络解释:

却之不恭

  • 却之不恭是一个汉语成语,却:推却。指对别人的邀请、赠予等,如果拒绝接受,就显得不恭敬。 临时的客套话,常与“受之有愧”连用。
  • 却之不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你老远带来了这些东西,我是却之不恭,受之有愧。
    • 2、你把这么贵重的东西给我,我真是却之不恭,受之有愧。
    • 3、你老远带来了这些东西,我要是不收下就是却之不恭了。
    • 4、他请我去参观他的个人画展,我对绘画不感兴趣,可却之不恭,最后还是去了。
    • 5、我大喜若狂的将一箱子宝贝揽到怀里,嘿嘿笑道“谢谢!谢谢!那我就却之不恭啦!”。
    • 6、那赵辰就却之不恭了!多谢前辈厚爱!

    字义分解

    • 拼音què
    • 注音ㄑㄩㄝ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CBH
    • 五行

    (1)(动)后退:退~|~步。

    (2)(动)使退却:~敌。

    (3)(动)推辞;拒绝:推~|~之不恭。

    (4)(动)去;掉:冷~|忘~。(副)表示转折;比“倒、可”的语气略轻:冷~|忘~。(副)表示转折;比“倒、可”的语气略轻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II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gōng
    • 注音ㄍㄨㄥ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AWNU
    • 五行

    (动)恭敬:~候|~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