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bǐng zi |
注音: | ㄅ一ㄥˇ ㄗˇ |
词性: | 名词 |
饼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饼子
1. 用玉米面、小米面等贴在锅上烙成的饼。
2. 各种扁平食品的统称。
引证解释:
⒈ 饼。
引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八和齑》:“摶作丸子,大如李或饼子,任在人意也。”
《水浒传》第五七回:“吃了一回酒肉饼子,酒保就店里打了一铺,安排呼延灼睡了。”
⒉ 比喻胸中的郁结。
引宋朱熹《读书法》:“读书看义理,须是胷次放开,磊落明快,恁他去。第一不可先责效,纔责效,便有忧愁底意,只管如此,胷中便结聚一饼子不散。”
国语词典:
泛指饼类食物。
网络解释:
饼子
- 1、单氏深喜大夫回心向善,取个朱红碟子,把四个饼子装做一碟,叫丫鬟托将出去。
- 2、每天上学带的中午饭是两个棒子面贴饼子和一点咸菜。
- 3、一道京郊特色佳肴贴饼子熬小鱼,竟然吃的是“活化石”多鳞铲颌鱼等几近灭绝。
- 4、,狰狞鬼一棒子把一只刚从树上蹦下来,长的跟咕噜似的一只魉鬼打成了柿饼子状,那魉鬼绿色的鲜血向四周迸射了出去,散发出恶心的腥臭味道。
- 5、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酸菜缸,大饼子就咸菜越吃越健康。
- 6、杨青无精打采地看了看手中冰凉的饼子,没有了胃口,掰碎了扔进牛槽里,闷着头进屋睡觉了,明早还要去耕地,睡晚了白天便要疲困上一天。
字义分解
- 拼音bǐng
- 注音ㄅㄧㄥˇ
- 笔划9
- 繁体餅
- 五笔QNUA
- 五行水
(1)(名)泛称烤熟或蒸熟的面食;形状大多扁而圆:月~|烧~。
(2)(名)(~儿)形体像饼的东西:铁~|豆~|柿~儿。
- 拼音zǐ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子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与饼子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