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则
拼音:zhèng zé
注音:ㄓㄥˋ ㄗㄜˊ

正则的意思

词语解释:

正则zhèngzé

(1) 具有全等正多边形各面的以及多面体的所有角均相等的

regular

引证解释:

⒈ 正其礼仪法则。

汉张衡《东京赋》:“辩方位而正则,五精帅而来摧。”

⒉ 正规;常规。

《西游补》第一回:“七龄孔子,帐中鸣蟋蟀之音;二八曾参,阶下拜荔枝之献。胡为乎不讲此正则也?”
茅盾《追求》八:“一个月前,我还想到五年六年甚至十年以后的我,还有一般人所谓想好好活下去的正则的思想。”

⒊ 犹正宗。参见“正宗”。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四九章一:“差不多要在元末明初的时候,我们才见到正则的南曲作家的出现。”

国语词典:

正当的法则。

网络解释:

正则

  • 正则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zhèng zé,基本意思是正其礼仪法则;正规;常规;正宗等。出自《楚辞·离骚》、《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东京赋》等文献。
    • 1、本文利用广义正则变换和自洽场方法,讨论了单个杂质对超导体的影响。
    • 2、采用正则变换量子化以及规范变换方案,得到有源电路量子化哈密顿算符及其波函数。
    • 3、处事要公,立身正则刚,行正则威。
    • 4、对于这个对话框中列出的每个选择,以粗体显示定义子模式的正则表达式部分。
    • 5、号后面的正则表达式可以匹配这个正则表达式的零次或一次出现。
    • 6、正则表达式基本上就是为进行文本处理而构建的一种小型的子语言,用来进行字符串的匹配和替换。

    字义分解

    • 拼音zhèng,zhēng
    • 注音ㄓㄥˋ,ㄓㄥ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GHD
    • 五行

    zhèng

    1. 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3.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4. 恰好: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正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正面。正本。

    7. 纯,不杂: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8. 改去偏差或错误: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正方形。

    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正电。

    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正数(shù)。

    12. 姓。

    zhēng

    1.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 拼音
    • 注音ㄗㄜ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MJH
    • 五行

    (1)(名)规范。

    (2)(名)规则。

    (3)(动)效法。

    (4)(量)用于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5)(连)表示因果关系的词。

    (6)(连)表示转折关系的词。

    (7)(连)表示肯定判断的词。

    (8)(连)表示两件事在时间上前后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