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色
拼音: | pì sè |
注音: | ㄆ一ˋ ㄙㄜˋ |
辟色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谓避开礼貌不恭者。
引证解释:
⒈ 谓避开礼貌不恭者。
引《论语·宪问》:“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朱熹集注:“礼貌衰而去。”
国语词典:
君王待己之礼逐渐疏陋,有厌己之意,则离去。
网络解释:
辟色
字义分解
- 拼音bì,pī,pì
- 注音ㄅㄧˋ,ㄆㄧˋ
- 笔划13
- 繁体闢
- 五笔NKUH
bì
1.君主:复~。
2.姓。
3.排除:~邪。
4.同“避”。
5.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举(征召和荐举)。
pì1.透彻:精~。透~。
2.驳斥或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或谣言):~谣。~邪说。
3.法律;法:大~(古代指死刑)。
pī[辟头](pī tóu)同“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