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色
拼音:pì sè
注音:ㄆ一ˋ ㄙㄜˋ

辟色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谓避开礼貌不恭者。

引证解释:

⒈ 谓避开礼貌不恭者。

《论语·宪问》:“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朱熹集注:“礼貌衰而去。”

国语词典:

君王待己之礼逐渐疏陋,有厌己之意,则离去。

网络解释:

辟色

  • pì sè ㄆㄧˋ ㄙㄜˋ
  • 辟色
  • 谓避开礼貌不恭者。《论语·宪问》:“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朱熹 集注:“礼貌衰而去。”
  • 字义分解

    • 拼音bì,pī,pì
    • 注音ㄅㄧˋ,ㄆㄧ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NKUH

    1.君主:复~。

    2.姓。

    3.排除:~邪。

    4.同“避”。

    5.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举(征召和荐举)。

    1.透彻:精~。透~。

    2.驳斥或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或谣言):~谣。~邪说。

    3.法律;法:大~(古代指死刑)。

    [辟头](pī tóu)同“劈头”。

    • 拼音sè,shǎi
    • 注音ㄙㄜ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QCB
    • 五行

    1.颜色:红~。绿~。

    2.脸上的表情:喜形于~。~厉内荏。

    3.情景;景象:景~。荷塘月~。

    4.种类:各~货品。花~齐全。

    5.质量:成~。足~。

    6.情欲。

    7.妇女的美好容貌:姿~。~艺双绝。

    shǎi

    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