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焉不详
拼音:yǔ yān bù xiáng
注音:ㄩˇ 一ㄢ ㄅㄨˋ ㄒ一ㄤˊ
词性: 成语

语焉不详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语焉不详yǔyānbùxiáng

语焉不详(说了但不详细。“焉”字另有作兼词“于之”讲,“对烈士的事迹”,供参考)。——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引证解释:

⒈ 说得不详细。焉,语助词。

语本唐韩愈《原道》:“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清梁章鉅《归田琐记·循吏》:“吾乡省府志,所论列亦寥寥,未免语焉不详。”
徐特立《国立教授之研究·绪言》:“日人丰田所著之《缀方教授》, 武岛所著之《修辞学》……惜释焉不精,语焉不详,我国学子译而读之,不得要领。”
鲁迅《准风月谈·野兽训练法》:“报上语焉不详,无从知道底细了。”

国语词典:

说得不够详尽。

网络解释:

语焉不详

  • 语焉不详是汉语成语,拼音yǔ yān bù xiáng,是指虽然提到了,但说得不详细。近义词:言之不详;反义词:不厌其详、纤悉无遗、细大不捐;语法:主谓式;作谓语;〈代〉表示指示,相当于“之”。出自唐·韩愈《原道》:“荀与杨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 1、船沉的经过我自己也不知道,那水手语焉不详,仅说了一点点。
    • 2、她匆匆忙忙走进屋内,急急地说了几句就走了,可语焉不详,谁都没有领会她的意图。
    • 3、这份报告虽涉及了程中的质量问题,但语焉不详
    • 4、被动语态,以及伴随而至的语焉不详,结果是非常有用的。
    • 5、而对于漏水、电梯故障、砂浆脆裂等问题,解释语焉不详。 
    • 6、个酥油泡螺!怪不得笑笑生也语焉不详,实在是制法秘甚,虽父子不轻传之啊。

    字义分解

    • 拼音yǔ,yù
    • 注音ㄩˇ,ㄩ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YGKG
    • 五行

    1. 话:语言。汉语。英语。语录。语汇。语重心长。

    2. 指“谚语”或“古语”: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语。旗语。

    4. 说:细语。低语。

    1. 告诉:不以语人。

    • 拼音yān
    • 注音ㄧㄢ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GHGO
    • 五行

    (1)〈书〉

    (2)(代)跟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必不在~|乐莫大~。

    (3)(代)哪里;怎么(多用于反问):~有今日?|不入虎穴;~得虎子?

    (4)(副)乃;才:必知乱之所自起;~能治之。

    (5)语气助词:有厚望~。

    • 拼音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II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xiáng,yáng
    • 注音ㄒㄧㄤˊ,ㄧㄤ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UDH
    • 五行

    xiáng

    1. 细密,完备,与“略”相对:详细。详略。详情。详谈。周详。详实(详细而确实。亦作“翔实”)。语焉不详(说得不详细)。

    2. 清楚地知道:内容不详。

    3. 说明,细说:内详。

    4. 审慎:详平(审理案件审慎公平)。详刑(断案用刑谨慎)。

    5. 旧时的一种公文,下级官员对上级的报告:上详。详文。

    yáng

    1. 古同“佯”,假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