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祆
拼音:hú xiān
注音:ㄏㄨˊ ㄒ一ㄢ

胡祆的意思

词语解释:

唐时称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信仰为胡祅﹐并在长安等地建有胡祅祠。

引证解释:

⒈ 唐时称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信仰为胡祅,并在长安等地建有胡祅祠。 唐韦述《两京新记》:“西南隅,胡祆祠。

武德四年所立。”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三:“河南府立德坊及南市西坊皆有胡祆神庙。”

网络解释:

胡祆

  • 简介
  • : 注音:ㄏㄨˊ ㄒㄧㄢ
  • 条目:胡祆
  • 解释:
  • 唐 时称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信仰为胡祅,并在 长安 等地建有胡祅祠。 唐 韦述 《两京新记》:“西南隅,胡祆祠。 武德 四年所立。”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三:“ 河南府 立德坊 及 南市西坊 皆有胡祆神庙。”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ㄏㄨ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DEG
    • 五行

    (1)(名)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人。

    (2)(形)古代称来自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东西);也泛指来自国外的(东西):~琴|~桃|~椒。

    (3)姓。

    (4)(副)表示随意乱来:~闹|~说。

    (5)(代)〈书〉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

    (6)(名)胡子:~须。

    • 拼音xiān
    • 注音ㄒㄧㄢ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PYGD
    • 五行

    (名)祆教;拜火教;波斯人琐罗亚斯特所创立;崇拜火;南北朝时传入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