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jiǎ miàn |
注音: | ㄐ一ㄚˇ ㄇ一ㄢˋ |
假面的意思
词语解释:
假面
(1) 假面具
引证解释:
⒈ 仿照人物脸形制成的面具。参见“假面具”。
引《初学记》卷十五引隋薛道衡《和许给事善心戏场转韵》:“假面饰金银,盛服摇珠玉。”
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下:“高齐兰陵王长恭,白类美妇人,乃著假面以对敌。”
清赵翼《陔馀丛考·假面》:“假面盖起於《周礼》方相氏黄金四目以逐鬼……见於史传者则俱以铁为之,军旅所用也。”
清俞正燮《癸巳存稿·胄》:“戴面自是倡优假面,鬭很者以护面,亦别有意。”
鲁迅《且介亭杂文·脸谱臆测》:“我只知道古时候( 南北朝 )的扮演故事,是带假面的。”
⒉ 比喻伪装的外表。参见“假面具”。
引鲁迅《南腔北调集·论“赴难”和“逃难”》:“那时的北京,还挂着‘共和’的假面,学生嚷嚷还不妨事。”
网络解释:
假面
- 1、韩国假面剧;文学特征;载体;审美接受;审美功能;艺术风格。
- 2、少年没有戴着假面,没有那样强力的出场方式,也没有那样能够睥睨一切的力量。
- 3、脱下长日的假面,奔向梦幻的疆界;南瓜马车的午夜,换上童话的玻璃鞋;让我享受这感觉,我是孤单的蔷薇;让我品尝这滋味,纷乱世界的不了解。
- 4、我们一点也不知道这一番分离,因它非我们能体验。我们并没有,理由来对死亡表示过分的惊奇,或爱或仇恨,一个假面上的唇口,发出悲叹来就使它全改了外形。
- 5、而盛典,假面舞会,筵席,婚宴,丧葬,刑场一类场面则无需提醒,然亦不可忽视。
- 6、人生如喜剧,人人皆化妆假面,扮演各自角色,直到戏毕离场。
字义分解
- 拼音jiǎ,jià
- 注音ㄐㄧㄚˇ,ㄐㄧㄚˋ
- 笔划11
- 繁体假
- 五笔WNHC
- 五行木
jiǎ
1. 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假山。假话。假冒。假释。假死。虚假。真假。弄虚作假。
2. 借用,利用:假借。假货。假道(借路)。假手(利用他人为自己办事)。假公济私。不假思索(用不着想)。
3. 〔假名〕日本文所用的字母,多借用汉字的偏旁。楷书称“片假假”,草书称“平假假”。
4. 据理推断,有待验证的:假设。假使。假令。假如。假若。
jià1. 照规定或经请求批准暂时离开工作或学习场所:假日。假条。病假。
- 拼音miàn
- 注音ㄇㄧㄢˋ
- 笔划9
- 繁体麵
- 五笔DMJD
(1)(名)头的前部;脸:~孔。
(2)(动)向着:背山~水。
(3)(名)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地~|桌~|~儿。
(4)(动)当面:~谈|~洽。
(5)(名)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的正面:鞋~|~儿。
(6)(名)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平~|~积。
(7)(名)部位或方面:正~|片~。
(8)(助)方位词后缀:上~|前~|外~|西~。
(9)(量)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镜子。
(10)(量)用于会见的次数:一~镜子。
(11)(名)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豆~。
(12)(名)(~儿)粉末:药~儿。
(13)(名)面条:挂~|切~。
(14)(形)〈方〉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瓜。
与假面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