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子
拼音: | gùn zi |
注音: | ㄍㄨㄣˋ ˙ㄗ |
词性: | 名词 |
棍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棍子
(1) 作武器用的木棍或木棒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用竹、木或金属制成的圆长条。
引《西游记》第三六回:“行者将棍子变得盆来粗细,直壁壁的竪在天井里。”
例如:他用一根柳木棍子当扁担,挑着行李卷。
⒉ 比喻在政治等方面打击他人或他方的口实。
引巴金《要不要制订“文艺法”》:“宪法上并没有规定还有一种拿着棍子和帽子的人可以自由干涉别人的文艺创作活动。”
⒊ 指在政治等方面给予的打击。
例如:抓辫子,打棍子。
国语词典:
以木材或金属、塑胶等材料所制成的棒棍。
词语翻译
英语
德语
法语
网络解释:
棍子
- 1、这不留余地,只用扣帽子、打棍子的办法来解决人的思想问题,结局你就可想而知了。
- 2、他拿起一根棍子,用力攥在手里,转过身冷冷的看着那几个不怀意的人。
- 3、对于李玮峰和崔鹏的问题,中国足协采取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态度,并没有一棍子将其打死。
- 4、对犯错误的同志,不应该采取一棍子打死的态度。
- 5、对待犯错误的同志,应当抱着治病救人的态度,而不能一棍子把人打死。
- 6、那个可怜的男孩见父亲到处找棍子,感到六神无主。
字义分解
- 拼音gùn
- 注音ㄍㄨㄣˋ,ㄏㄨㄣˋ
- 笔划12
- 繁体棍
- 五笔SJXX
- 五行木
1. 棒:棍子。棍术。棍棒。木棍。铁棍。
2. 称坏人:恶棍。赌棍。
- 拼音zǐ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子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