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
拼音:bàng zi
注音:ㄅㄤˋ ㄗˇ
词性: 名词

棒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棒子bàngzi

(1) 短粗的棍棒

club, stick

(2) 〈方〉玉米的俗称;也有与“玉米”连称的,如玉米棒子

maize

引证解释:

⒈ 棍子。

朋斯克《千里姻缘》:“没有棒子,没有套马杆子,连根小马鞭子都没有,用什么抵挡这个草原上叱咤风云的庞然大物呢?”

⒉ 方言。玉米。

魏巍《山雨》:“秋季,谷子黄了,高粱红了,棒子拖着长须。”
张志民《死不着》诗:“二亩租地的棒子没见黄,劈回家来锅底上炕。”

⒊ 方言。瓶子。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八:“郭全海听了这话,又打听杜家大小子好喝烧酒。他上合作社,从酒篓里舀出两棒子酒,又买了一斤豆腐。”

⒋ 旧时妇女发饰的一种。

《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他可断断在屋里圈不住了,忙忙的匀了匀粉面,刡了刡油头,又多带了几枝簪子棒子,另换了几件衫儿袄儿,从新出来。”

国语词典:

粗短的棍子。

如:「年轻人应及时力求充实,才能接好上一代人所交下来的棒子。」

词语翻译

英语
stick, club, cudgel, maize(corn)​, ear of maize, corncob, (derog.)​ Korean
法语
bâton, baguette

网络解释:

棒子

  • 1、细长的杆状物。
  • 2、北方地区对玉米的俗称。
    • 1、房顶上黄澄澄的玉米棒子,在阳光、白雪映衬下闪闪发着金光。
    • 2、父亲就是父亲,手裡的棒子,其实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他哪会真的打你。
    • 3、本身一棒子打死的这种言行就要不得,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你碰到的仅仅是极少数女孩而已,不能因为这点经验就认为所有女人都是一样。
    • 4、就欠让你成天介吃棒子面糊儿糊儿,顶多白饶你一碗凉白开遛遛缝儿。
    • 5、轮到孙旭东领窝头时,他发现排在另一摞的奴隶们领的是白面窝头,而他们这一摞领的却是掺有棒子面的黑窝头。
    • 6、不同品种的虾蛄,喜欢用不同的武器,从棒子到长矛都有。

    字义分解

    • 拼音bàng
    • 注音ㄅㄤ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SDWH
    • 五行

    (1)(名)棍子:木~|炭精~。

    (2)(形)〈口〉(体力或能力)强;(水平)高;(成绩)好:~小伙子|字写得真~|功课~。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