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侍中血
拼音: | jī shì zhōng xuè |
注音: | ㄐ一ˊ ㄕˋ ㄓㄨㄥ ㄒㄩㄝˋ |
嵇侍中血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忠臣之血。
引证解释:
⒈ 《晋书·忠义传·嵇绍》:“绍以天子蒙尘,承詔驰诣行在所。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散溃,唯绍儼然端冕,以身捍卫,兵交御輦,飞箭雨集。
引绍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
绍为嵇康之子,官至侍中。后因以“嵇侍中血”指忠臣之血。 宋文天祥《正气歌》:“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亦作“嵇绍血”。 唐杜甫《伤春》诗之四:“敢料安危体,犹多老大臣?岂无嵇绍血,霑洒属车尘?”
网络解释:
嵇侍中血
字义分解
- 拼音zhōng,zhòng
- 注音ㄓㄨㄥ,ㄓㄨㄥˋ
- 笔划4
- 繁体中
- 五笔KHK
- 五行火
zhō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5. 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6. 适于,合于:中看。
zhòng1. 恰好合上: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
2. 受到,遭受:中毒。中计。
3. 科举考试被录取:中举。中状元。
与嵇侍中血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