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成
拼音:qiú chéng
注音:ㄑ一ㄡˊ ㄔㄥˊ
词性: 动词

求成的意思

词语解释:

求成qiúchéng

(1) 求得成功;希望获得预定结果

hope for success

引证解释:

⒈ 求和。

《左传·隐公元年》:“惠公之季年,败宋师於黄,公立而求成焉。”
《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二年》:“辽人屡败,遣使求成。”
《东周列国志》第十回:“汝主叛盟拒会,以兵相抗。今兵败求成,非诚心也。”

⒉ 希求成功。

《庄子·天地》:“吾闻之夫子: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见功多者,圣人之道。”

如:凡事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是不行的。

国语词典:

求和。《左传.桓公三年》:「公会杞侯于郕,杞求成也。」《幼学琼林.卷一.武职类》: 「交锋为对垒,求和曰求成」。

网络解释:

求成

  • 求成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qiú chéng,意思是求和。
    • 1、学习上急于求成是适得其反的。
    • 2、做任何事,都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 3、学习要循序渐近,急于求成,只能是揠苗助长,得不偿失。
    • 4、学习要靠日积月累,不能急于求成
    • 5、做学问需要有科学的方法和踏踏实实的作态度,急于求成是不行的。
    • 6、不要用来日方长,何必急于求成等作借口而放松学习或作。

    字义分解

    • 拼音qiú
    • 注音ㄑㄧㄡ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IYI
    • 五行

    (1)(动)请求:~救|~教。

    (2)(动)要求:精益~精。

    (3)(动)追求;探求;寻求:~学问|实事~是|刻舟~剑|不~名利。

    (4)(动)需求;需要:供~关系|供过于~。

    (5)姓。

    • 拼音chéng
    • 注音ㄔ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NNT

    [ chéng ]

    1.做好,做完: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2.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

    3.变为:长成。变成。

    4.可以,能行:成,就这么办。

    5.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成。

    6.够,达到一定数量:成年累(lěi)月。

    7.已定的,定形的: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

    8.十分之一:增产三成。

    9.平定,讲和:“会于稷,以成宋乱”。

    10.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