裤褶
拼音:kù zhě

裤褶的意思

词语解释:

服装名。上穿褶,下着裤,外不加裘裳,故称。名起于末,始为骑服。盛行于南北朝,亦用作常服、朝服。

国语词典:

古代骑马时穿著的军衣。

网络解释:

裤褶

  • 裤褶原为戎服,今谓“军旅间不便”,别置戎衣。故马端临《文献通考·王礼考七》曾经有记载。晋朝崔豹《古今注》云:袴,盖古之裳也。周武王以布为之,名曰褶。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ㄎㄨ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PUYL
    • 五行

    (名)(~子)穿在腰部以下的衣服;有裤腰、裤裆和两条裤腿。

    • 拼音zhě
    • 注音ㄓㄜˇ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PUNR
    • 五行

    1.  衣服摺叠而形成的印痕:百褶裙。

    2.  泛指摺皱重复的部分:褶子。褶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