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止
拼音: | jǔ zhǐ |
注音: | ㄐㄨˇ ㄓˇ |
词性: | 名词 |
举止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举止
(1) 指姿态和风度
例
例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举足。按,今本《左传·桓公十三年》作“举趾”。
引《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引《左传·桓公十三年》:“莫嚣必败,举止高,心不固矣。”
颜师古注:“止,足也。”
⒉ 行动;举动。
引晋陶潜《闲情赋》:“神仪嫵媚,举止详妍。”
唐孟郊《酒德》诗:“醉见异举止,醉闻异声音。”
清侯方域《马伶传》:“三年日侍崑山相国於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
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他便躲坐在屋角,静默的领略我们太太举止言笑的一切。”
国语词典:
言语行动。
网络解释:
举止
- 1、他演讲举止洒脱,语言幽默,很吸引人。
- 2、什么样的举止能令你对老板肃然起敬?
- 3、姐姐是个容貌俏丽、举止文雅的大学生。
- 4、他的言谈举止完全是满清遗老遗少的派头,弄得我哭笑不得。
- 5、他更是无数人学习的楷模他举止淡雅的言语让多少人为之欣慰。
- 6、她举止端庄、文静,给我的印象十分完美。
字义分解
- 拼音jǔ
- 注音ㄐㄩˇ
- 笔划9
- 繁体舉
- 五笔IWFH
- 五行木
(1)(动)往上托;往上伸:~重|~手|高~着红旗。
(2)(动)举动:义~|壮~|一~一动|一~两得。
(3)(动)兴起:义~|~兵|~火。
(4)(动)〈书〉生(孩子):~一男。
(5)(动)推选;选举:推~代表|公~他做学习组长。
(6)(名)举人的简称:中~|武~。
(7)(动)提出:~例。
(8)(副)〈书〉全:~座(所有在座的人)|~国欢腾|~世闻名。
与举止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