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毡
拼音:zhēn zhān
注音:ㄓㄣ ㄓㄢ

针毡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针氊”。亦作“鍼毡”。置针于其中的毡。坐于其上,令人片刻难安。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针氊”。亦作“鍼毡”。置针于其中的毡。坐于其上,令人片刻难安。

语出《晋书·杜锡传》:“﹝杜锡﹞屡諫愍怀太子,言辞恳切,太子患之。后置针著锡常所坐处氊中,刺之流血。”
宋苏轼《迁居临皋亭》诗:“剑米有危炊,鍼毡无稳坐。”
清李渔《慎鸾交·私引》:“我待把针氊强坐,当不的目光如火。”
鲁迅《彷徨·弟兄》:“他坐着,却似乎所坐的是针毡。”

国语词典:

晋朝杜锡屡以忠言劝谏愍怀太子,太子厌之,因置针于杜锡常坐的毡席以刺之。典出《晋书.卷三四.杜预传》。后形容受到胁迫,处境为难,坐立不安。

网络解释:

针毡

  • 针毡是用动物或者其它纤维无水毡化成型的一种方法。利用特制带有倒刺的刺针戳在纤维上,经过不断的戳刺让羊毛互相产生摩擦,使内部纤维更好地纠结在一起,从而达到毡化,结合在一起形成毛毡。
    • 1、自从早上知道老师要处理我昨天早退的事情,整个上午我都如坐针毡,忐忑不安。
    • 2、孩子住院了,妈妈如坐针毡,茶饭不思。
    • 3、我看他表面镇静,实际上是如坐针毡,痛苦得不得了。
    • 4、妻子难产,急得他如坐针毡
    • 5、自从儿子走失后,她终日如坐针毡,忧心忡忡。
    • 6、听到老师不点名的批评,小芳如坐针毡,感到十分难过。

    字义分解

    • 拼音zhēn
    • 注音ㄓㄣ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QFH
    • 五行

    (1)(名)(~儿)缝衣物引线用的一种细长的工具。

    (2)(名)细长像针的东西:松~|指南~|分~|秒~。

    (3)(名)针剂:预防~|打~。

    (4)(名)中医用特制的金属针按一定的穴位刺入体内医治疾病:~灸。

    • 拼音zhān
    • 注音ㄓㄢ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TFNK
    • 五行

    (名)(~子)用羊毛等压成的像厚呢子或粗毯子的东西:~垫|~房|~帽|~毯|~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