役庸
拼音:yì yōng
注音:一ˋ ㄩㄥ

役庸的意思

词语解释:

用以代替力役的赋税。

引证解释:

⒈ 用以代替力役的赋税。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既然法律上认为丁都受了田,所以丁应该纳田租、户调和役庸。”

网络解释:

役庸

  • 役庸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ì yōnɡ,是指用以代替力役的赋税。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TMCY
    • 五行

    (1)(名)需要出劳力的事:劳~|徭~。

    (2)(名)兵役:服~|现~|退~|预备~。

    (3)(动)驱使:奴~。

    (4)(名)旧时指供使唤的人:仆~|衙~。

    (5)(名)战争;战役。

    • 拼音yōng
    • 注音ㄩㄥ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YVEH
    • 五行

    (1)(形)平凡;不高明:~才|~医|~凡|附~|昏~|平~。

    (2)(形)(动)用(用于否定式):无~细述|无~讳言|无~赘述。

    (3)(形)(助)疑问词;表示反问;岂:~有济乎|~可弃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