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tiáo lǐ |
注音: | ㄊ一ㄠˊ ㄌ一ˇ |
词性: | 动词 |
调理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调理
(1) 调养身体
(2) 照顾或照看;管理
(3) 调教,教育训导
(4) 〈方〉戏弄;开玩笑
引证解释:
⒈ 调和治理。
引《庄子·天运》:“应之以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
宋范仲淹《推委臣下论》:“均和法令,调理风俗,内养万民,外抚四夷,师表百僚,经纬百事,此宰辅之职也。”
⒉ 调治将养。
引宋司马光《辞免医官札子》:“况臣私家亦须更请一医人,每日诊候调理。”
清吴炽昌《客窗闲话初集·瘦马》:“金陵匪徒,有在四方贩卖幼女,选其俊秀者,调理其肌肤,修饰其衣履,延师教之。”
吴晗《清华杂忆》:“奚老呢,身体不大好,老朋友劝他出去一下调理也好,出乎意料的是学校竟然不准。”
⒊ 调教,训练。
引《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人家孩儿在家中惯了,今日初来,须慢慢的调理他。”
明海瑞《兴革条例·礼属》:“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顽。”
浩然《艳阳天》第四章:“他觉着,像马立本这样一个有本事的会计,要是调理好了,就是自己的一只膀子呀!”
⒋ 调弄整理。
引许地山《危巢坠简·三博士》:“何小姐听了,喜欢得眼眉直动,把烫钳放在酒精灯上,对着镜子调理她底两鬓。”
⒌ 照料;管理。
引萧军《五月的矿山》第十一章:“他们也总没把制氨锅这玩意儿调理得好。”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七:“男子们掏粪送粪,调理牲口,修整农具,打下一年烧的柴火和柈子。”
国语词典:
休养、医护。
如:「这家餐馆的大厨师真会调理,每道菜都非常可口。」
网络解释:
调理
- 1、你的身体需要用中成药来调理一下。
- 2、入秋养生,需做“三防”:多做锻炼,睡眠充足,防秋乏;多补水分,常食果蔬,防秋燥;多补营养,调理平衡,防秋虚。愿你快乐安康度秋!
- 3、雨水节气天较凉,切莫频频换衣裳。剧烈运动不应当,散步太极护健康。切忌辛辣和火锅,调理脾胃幸福多。常食蔬果喝羹汤,调养元气心舒畅。愿你雨水时节健康。
- 4、龙血露酒特点醇琼露液、颜赤甘润,长饮龙血露酒能适当调理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
- 5、石家庄御珍堂独创聂氏养生火疗是以传统医学调理与治疗为法则,又称灸疗、灸法、灸疗法等。
- 6、有一些祝福,送不到你要做到,有一些问候,收不到你要想到,有一些事情有人说你要做,有一些措施没人提你要弄,降温到来,整理需要的,收拾必要的,关心应该的,调理难。
字义分解
- 拼音tiáo,diào
- 注音ㄊㄧㄠˊ,ㄉㄧㄠˋ,ㄓㄡ
- 笔划10
- 繁体調
- 五笔YMFK
tiáo
1. 搭配均匀,配合适当:调和。调谐。风调雨顺。饮食失调。
2. 使搭配均匀,使协调:调配。调味。
3. 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调停。调处。
4. 调剂:以临万货,以调盈虚。
5. 调理使康复:调养。调摄。
6. 调教;训练:有膂力,善调鹰隼。
7. 挑逗;戏弄:调笑。调情。调戏。酒后相调。
diào1. 乐曲;乐谱:曲调。采菱调。
2. 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C大调。五声调式。
3. 语音上的声调:调号。调类。
4. 说话的腔调:南腔北调。
5. 口气;论调:一副教训人的调。两人人的发言是一个调。
6. 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才情、气质:情调。格调。
7. 选调;提拨:从基层调选干部。
8. 调动:岗位调整。
9. 征集;征调:调有余补不足。
10. 调查:调研。内查外调。
11. 提取、调取(文件、档案等):调档。
12. 调换:调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