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变无穷
拼音:yìng biàn wú qióng

应变无穷的意思

词语解释:

《荀子·王制》:“饰动以礼义,听断以类,明振毫末,举措应变而不穷,夫是之谓有原。”

相国晋王辅相帝室,文武桓桓,志厉秋霜,庙胜之算,~,独见之鉴,与众绝虑。 ★《晋书·孙楚传》

应变无穷 (yìng biàn wú qióng) 解释:应付事态发展变化,没有穷尽。出处:《荀子·王制》:“饰动以礼义,听断以类,明振毫末,举措应变而不穷,夫是之谓有原。” 示例:相国晋王辅相帝室,文武桓桓,志厉秋霜,庙胜之算,~,独见之鉴,与众绝虑。 ★《晋书·孙楚传》

字义分解

  • 拼音yīng,yìng
  • 注音ㄧㄥ,ㄧㄥ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ID
  • 五行

yīng

1.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应当。应该。应分(fèn )。应有尽有。

2. 回答:答应。喊他不应。应承。

3. 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应皆平定”。

4. 姓。

yìng

1. 回答或随声相和:应答。呼应。应对(答对)。应和(hè)。反应(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

2. 接受,允许,答应要求:应邀。应聘。应考。

3. 顺合,适合:顺应。适应。应机。应景。应时。应用文。

4. 对待:应付。应变。应酬。

  • 拼音biàn
  • 注音ㄅㄧㄢ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OCU
  • 五行

(1)(动)和原来不同;变化;改变:情况~了。

(2)(动)改变(性质、状态);变成:后进~先进。

(3)(动)使改变:~农业国为工业国。

(4)(形)能变化的;已变化的:~数|~态。

(5)(动)变卖:~产。

(6)(名)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事~|~乱。

(7)(名)指变文:目莲~。

  • 拼音wú,mó
  • 注音ㄨ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FQV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 拼音qióng
  • 注音ㄑㄩㄥ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PWLB
  • 五行

(1)(形)缺乏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没有钱:~困|~苦|~国。

(2)(形)穷尽:无~无尽|理屈辞~|日暮途~。

(3)(形)用尽、费尽:~兵黩武|~目远望。

(4)(形)彻底(追究):~究|~追猛打。

(5)(形)极端:~凶极恶|~奢极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