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餐
拼音: | táng cān |
注音: | ㄊㄤˊ ㄘㄢ |
堂餐的意思
词语解释:
唐时政事堂的公膳。
泛指公署膳食。
引证解释:
⒈ 唐时政事堂的公膳。参见参见“堂食”。
引《新唐书·张镒传》:“明年,以两河用兵,詔省薄御膳及皇太子食物, 鎰因奏减堂餐钱及百官稟奉三分一,以助用度。”
清昭槤《啸亭续录·定数》:“《太平广记》载:唐张文瓘居中书数年,未能食一堂餐,以为命蹇。”
网络解释:
堂餐
字义分解
- 拼音táng
- 注音ㄊㄤˊ
- 笔划11
- 繁体堂
- 五笔IPKF
- 五行土
(1)(名)正房:~房|~屋。
(2)(名)专为某种活动用的房屋:会~|饭~。
(3)(名)旧时官府中举行仪式、审讯案件的地方:大~|祠~。
(4)(名)堂房。
(5)(名)(量)ɑ)用于成套的家具:一~家具。b)用于分节的课程:一~家具。b)用于分节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