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习
拼音:fěng xí
注音:ㄈㄥˇ ㄒ一ˊ

讽习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讽诵学习。

引证解释:

⒈ 讽诵学习。

《南史·徐君蒨传》:“君蒨文冠一府,特有轻艶之才,新声巧变,人多讽习,竟卒於官。”
唐柳宗元《答元饶州论<春秋>书》:“往年曾记裴封叔宅,闻兄与裴太常言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殽一义,尝讽习之。”
清吴定《紫石泉山房记》:“而予又私爱古人之文艺诗歌,早夜讽习,以分其勤。”

网络解释:

讽习

  • fěnɡ xí
  • (讽习)
  • 讽诵学习。《南史·徐君蒨传》:“ 君蒨文冠一府,特有轻艶之才,新声巧变,人多讽习,竟卒於官。” 唐 柳宗元 《答元饶州论书》:“往年曾记裴封叔宅,闻兄与裴太常言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肴一义,尝讽习之。” 清 吴定《紫石泉山房记》:“而予又私爱古人之文艺诗歌,早夜讽习,以分其勤。”
  • 字义分解

    • 拼音fěng
    • 注音ㄈㄥ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YMQY
    • 五行

    (1)(动)用含蓄的话指责或劝告。

    (2)(动)〈书〉诵读。

    • 拼音
    • 注音ㄒㄧˊ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NUD
    • 五行

    (1)(动)学习;练习;温习:~武|~练。

    (2)(动)对某事物常常接触而熟悉:~焉不察。

    (3)(名)习惯:恶~|陈规陋~|积~。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