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象
拼音:huà xiàng
注音:ㄏㄨㄚˋ ㄒ一ㄤˋ

画象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画衣冠。指上古以特异的服饰象征五刑,以示惩诫。 2.画图像。 3.指画成的图像。

引证解释:

⒈ 画衣冠。指上古以特异的服饰象征五刑,以示惩诫。参见“画衣冠”。

《汉书·武帝纪》:“朕闻昔在唐虞,画象而民不犯,日月所烛,莫不率俾。”
颜师古注:“应劭曰:‘二帝但画衣冠,异章服,而民不敢犯也。’《白虎通》云:‘画象者,其衣服象五刑也。’”
《晋书·刑法志》:“传曰:三皇设言而民不违,五帝画象而民知禁。”
唐李绅《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画象垂新令,消兵易旧謨。”

⒉ 画图像。

《晋书·忠义传序》:“书名竹帛,画象丹青。”
《新唐书·李勣传》:“始太宗时, 勣已画象凌烟阁。”

⒊ 指画成的图像。

鲁迅《书信集·致姚克》:“汉画象模胡的居多,倘是初拓,可比较的清晰,但不易得。”

国语词典:

古代多画人物或故事刻于石上,称为「画象」。也作「画像」。

网络解释:

画象

  • (1).画衣冠。指上古以特异的服饰象征五刑,以示惩诫。《汉书·武帝纪》:“朕闻昔在 唐 虞 ,画象而民不犯,日月所烛,莫不率俾。” 颜师古 注:“ 应劭 曰:‘二帝但画衣冠,异章服,而民不敢犯也。’《白虎通》云:‘画象者,其衣服象五刑也。’”《晋书·刑法志》:“传曰:三皇设言而民不违,五帝画象而民知禁。” 唐 李绅 《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画象垂新令,消兵易旧谟。”参见“ 画衣冠 ”。
    • 1、配方含有吸收紫外线和紫外线光的破坏性影响,阻止了太阳,同时保护你的画象玻璃一样持久盾牌。
    • 2、:照相机是否将来与在画象夹子修造的?
    • 3、百戏是汉墓及祠堂画象中最常见的场面,象徵墓主死后仍能享受当时人们最欢迎的娱乐。
    • 4、在从手电的分别它给为画象曝光是非常有用的光滑的多彩多姿的光。
    • 5、这种纳西族先民用来记录东巴教经文的独特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图画象形文。
    • 6、新近另有学者据有榜题的类似画象,指出应是一个已失传的七女为父复仇的故事画象

    字义分解

    • 拼音huà
    • 注音ㄏㄨㄚ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GLBJ
    • 五行

    (1)(动)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图形(基本义):~画儿|~人像|~山水。

    (2)(名)(~儿)画成的艺术品:山水~|年~|风景~。

    (3)(形)用画儿装饰的:~屏|~栋雕梁。

    (4)(动)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线或作为标记的文字:~线|~押。

    (5)(名)汉字的一笔称一画:笔~。

    • 拼音xiàng
    • 注音ㄒㄧㄤ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QJEU
    • 五行

    (1)(名)哺乳动物;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

    (2)(名)形状;样子:万~更新。

    (3)(动)仿效;摹拟:~形|~声。

    (4)(名)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他的面貌~他哥哥。

    (5)(副)好象:~要下雨了。

    (6)(连)比如:~刘胡兰、黄继光这样的英雄人物;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