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花
拼音: | zān huā |
注音: | ㄗㄢ ㄏㄨㄚ |
簪花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谓插花于冠。 2.犹戴花。 3.古代书体的一种。
引证解释:
⒈ 谓插花于冠。
引《宋史·礼志十五》:“礼毕,从驾官、应奉官、禁卫等并簪花从驾还内。”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新进士释褐於国子监,祭酒、司业皆坐彝伦堂,行拜謁簪花礼。”
⒉ 犹戴花。
引清赵翼《陔馀丛考·簪花》:“今俗惟妇女簪花,古人则无有不簪花者。”
⒊ 古代书体的一种。参见“簪花格”。
引明王彦泓《有女郎手写余诗数十首笔迹柔媚纸光洁滑玩而味之》诗之二:“江令诗才犹剩锦, 卫娘书格是簪花。”
清钱谦益《观美人手迹戏题绝句》之四:“芳树风情在,簪花体格新。”
国语词典:
插花于冠。
词语翻译
德语
网络解释:
簪花
- 1、曾几何时她也曾有过憧憬的,和携手度过下半生的情郎夜游放河灯,由着情郎簪花于发间,在孱孱绿水畔,柳丝扶风中互道相思,一不小心,陆香尘就圆了她的美梦呢。
- 2、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 3、这位老头,顺理成章做了七弦的师傅,教她写字读书,写的是簪花小楷,读的是左传春秋。
- 4、花枝招展的女人扭动着柔若无骨的腰枝站在红灯笼前搔首弄姿,本是风姿绰约的女子却如徐娘半老涂粉簪花,丑不忍睹。
- 5、这些散文写得风格秀丽,如美女簪花,没想到作者竟是个山东大汉!
- 6、后期范冰冰的一个造型更直接比对簪花仕女图设计,只不过发髻上的红花换成金质簪花,再将原本宽大的发髻配合她尖瘦的脸形改得细长一些。
字义分解
- 拼音zān
- 注音ㄗㄢ
- 笔划18
- 繁体簪
- 五笔TAQJ
- 五行木
(1)(名)(~子、~儿)别住发髻的条状物;用金属、玉石等制成:~子|扁~。
(2)(动)插在头发上:~花。
- 拼音huā
- 注音ㄏㄨㄚ
- 笔划7
- 繁体花
- 五笔AWXB
(1)(名)(~儿)种子植物的生殖器官;也泛指可供观赏的植物:鲜~|红~|玫瑰~|杜鹃~|种~。
(2)(名)(~儿)样子或形状像花朵的东西:雪~儿|浪~儿|菜~儿|火~儿。
(3)(名)供观赏的烟火:烟~|礼~。
(4)(名)(~儿)痘:天~|种~儿|出~儿。
(5)(名)作战时受的伤:挂~儿。
(6)(名)复杂;不真实的:~招|~言巧语。
(7)(名)颜色错杂:~衣服|~白头发。
(8)(名)模糊不清:眼~。
(9)(名)指棉花:轧~。
(10)用花或花纹装饰的:~车|~坛|~砖|~池|~厅。
(11)比喻女子:姊妹~。
(12)旧社会指妓女或跟妓女有关的:寻~问柳|~街柳巷|~边新闻。
(13)姓。
(14)(动)用;耗费:~费时间|~钱|~心思。
与簪花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