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饧
拼音:jiāo xíng
注音:ㄐ一ㄠ ㄒ一ㄥˊ

胶饧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稠厚的饴糖。

引证解释:

⒈ 稠厚的饴糖。

宋洪迈《夷坚乙志·小郗先生》:“乃索纸一幅,吐津涂其上,稠如胶餳。”

网络解释:

胶饧

  • 胶饧,是汉语词汇,解释为稠厚的饴糖。
  • 字义分解

    • 拼音jiāo
    • 注音ㄐㄧㄠ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EUQY
    • 五行

    1.某些具有黏性的物质,用动物的皮、角等熬成或由植物分泌出来,也有人工合成的。通常用来黏合器物,如鳔胶、桃胶、万能胶,有的供食用或入药,如果胶、阿胶。

    2.用胶粘:~柱鼓瑟。镜框坏了,把它~上。不可~于成规。

    3.像胶一样黏的:~泥。

    4.指橡胶:~皮。~鞋。~布。

    5.姓。

    • 拼音táng,xíng
    • 注音ㄒㄧ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QNNR

    táng

    麦芽糖:饴饧

    面团或糖块变软:这块糖饧了,不好吃。

    眼睛半睁半闭,呆滞无神的样子:他眼睛有点饧,想必是困了。

    xíng

    同“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