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
拼音:niáng niang
注音:ㄋ一ㄤˊ ㄋ一ㄤˊ
词性: 名词

娘娘的意思

词语解释:

娘娘niángniang

(1) 指皇后或贵妃

正宫娘娘
empress or imperial concubine of the first rank

(2) 指女神

王母娘娘
goddess

引证解释:

⒈ 称母亲。

《敦煌变文集·目连缘起》:“娘娘且是亲生母,我是娘娘亲福(腹)儿。”

⒉ 也称主妇或老年妇女。

《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或为奴婢偿他力,衣饭何曾得具全,夜头早去阿郎嗔,日午斋时娘娘打。”
《三国志平话》卷下:“军师引手下三千军离皆庭约百里,有一大树,西见一庄,令人唤出一娘娘,当面问:‘此处属那里?’”

⒊ 称后妃。

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一:“国朝禁中……至谓母后,亦同臣庶家曰娘娘。”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楔子:“这寺是先夫相国修造的,是则天娘娘香火院。”
《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圣上思忆娘娘,故遣赐罗衣玉带。”
老舍《茶馆》第三幕:“皇上、娘娘那些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单不许我吃窝窝头,谁出的主意?”

⒋ 称婆母。

黄煜《碧血录》卷上引明魏大中自谱:“﹝孺人﹞篝一灯先孺人柩前,独纺常至丙夜……诸妹或从暗中相警,纺如故。明日以为言曰:‘我时思见我娘娘,何惧?’”

⒌ 祖母。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永清县宋石幢》:“永清县南辛溜村大佛寺有石幢,周遭鐫智炬如来心破地狱真言。其末云:‘ 大宋燕山府永清县 …… 王士宗奉,为亡考特建顶幢一口,亡耶耶王安 、娘娘刘氏 、亡父文清母梁氏。’……其称大父耶耶,则未人犹有此称,大母曰娘娘,则末之闻也。”
鲁迅《书信集·致母亲》:“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来信并小包两个,均于昨日收到。这许多东西, 海婴高兴得很,他奇怪道:娘娘怎么会认识我的呢?”

⒍ 称女神。

《水浒传》第四二回:“正中七宝九龙床上,坐着那个娘娘。”
清无名氏《后会仙记》:“予姐淑贞命以此为元灵娘娘寿。”

⒎ 方言。称父亲的姐妹。

⒏ 孃孃:称母亲。

《敦煌变文集·汉将王陵变》:“儻若一朝拜金闕,莫忘孃孃乳哺恩!”
《敦煌变文集·孔子项託相问书》:“项託入山游学去,叉手堂前啟孃孃:‘百尺树下儿学问,不须受记有何方。’”
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上:“仁宗谓刘氏 ‘大孃孃’,谓杨氏 ‘小孃孃’。”

⒐ 称后妃。

宋无名氏《朝野遗记·光宗欲速得正位》:“后询近侍大臣屡排当位何故?旁侧有奏曰:‘意望孃孃为趣上尔。’”

⒑ 方言。称父亲的姐妹。亦以尊称长辈妇女。

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八:“‘小孃子’是良才的从姑母,矮矮的身材,团团的面孔,看来只有十一二岁的光景……‘喔!’我叫着,‘没想出你这样小的孃孃!’”

国语词典:

称谓:(1)​ 古代对皇后或贵妃的称呼。《三国演义.第三回》:「人告何太后曰:『今大将军矫诏召外兵至京师,欲灭臣等,望娘娘垂怜赐救。』」《三侠五义.第一五回》:「娘娘不觉失声道:『嗳哟!包卿!苦煞哀家了!』」(2)​ 称女性神明。如:「注生娘娘」。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西顶娘娘庙在万寿寺西八、九里,每至四月,自初一起,开庙半月,繁盛与万寿寺同。」(3)​ 对妇女的尊称。《儒林外史.第五三回》:「他家那些娘娘们房里,一个人一个斗大的夜明珠挂在梁上,照的一屋都亮,所以不点蜡烛!」(4)​ 子女对母亲的称呼。《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四.目连缘起》:「娘娘且是亲生母,我是娘娘亲福(腹)​儿。」

词语翻译

英语
queen, empress, imperial concubine, Goddess, esp. Xi Wangmu
德语
Frau des Kaisers (S)​
法语
reine, concubine impériale, impératrice, déesse, mère, tante

网络解释:

娘娘

  • 娘娘:一种称呼
  • 娘娘:《新约魔法禁书目录》中的魔神
  • 娘娘:一种扑克游戏
    • 1、传说王母娘娘的蟠桃吃后能返老还童,不知是真是假。
    • 2、娘娘山上的古边墙,虽然高度照旧,但基宽却增加五尺,这是考虑到这个地方的灰壤沙土黏结度稍差的缘故。
    • 3、为救民于水火,女娲娘娘遍拾芦蒿作燃料堆聚于“火烧坡”,聚丹阳之气炼五彩石上补天漏下糊地缝,使万物重获生机。
    • 4、每个人都觉得王妃娘娘很强,谁都欺负不了,什么都可以搞定,可是谁知道,就是这么要强硬的女子,曾经对她说过,她希望有一个人,可以云淡风轻的抚平一切纷繁复杂,带她回家。
    • 5、太后走过皇后娘娘身边时,鄙视地看了一眼低着头的皇后娘娘这个没有脑子的女人,只会瞎胡闹,差点坏了哀家的大事。
    • 6、路的两边都是美丽的秋天景物。你看那山,有红色粉色绿色黄色……总之是五颜六色。我在心里想,也许是王母娘娘打翻了她的化装盒,把美丽的色彩都撒到了秋天的大山上,给秋天穿上了美丽的衣裳。于是才有了这秋天的五彩斑斓。

    字义分解

    • 拼音niáng
    • 注音ㄋㄧㄤ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VYVE
    • 五行

    (1)(名)母亲:爹~。

    (2)(名)称长一辈或年长的已婚妇女:大~|婶~。

    (3)(名)年轻妇女:渔~|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