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纛
拼音:yá dào
注音:一ㄚˊ ㄉㄠˋ

牙纛的意思

词语解释:

犹牙旗。纛,大旗。

指将帅。

引证解释:

⒈ 犹牙旗。纛,大旗。

唐韩愈《山南郑相公酬答依赋十四韵以献》:“帝咨女予往,牙纛前坌坲。”
宋曾巩《边将》诗:“二子按轡行边隅,牙纛宛转翻以舒。”
清吴伟业《思陵长公主挽诗》:“牙纛看吹折,梯衝舞莫当。”

⒉ 指将帅。

清史致谔《同治元年禀左宗棠》:“自揣任重才疏,远离牙纛,不克时时禀承伟略,深用竞惶。”

网络解释:

牙纛

  • 牙纛是汉语词汇,指犹牙旗或者将帅,出自《山南郑相公酬答依赋十四韵以献》、《同治元年禀左宗棠》。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ㄧㄚ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AHTE
    • 五行

    (1)(名)牙齿:门~|镶~|~医。

    (2)(名)特指象牙:~筷|~章。

    (3)(名)形状像牙齿的东西:~子。

    (4)(名)(Yá)姓。

    (5)(名)(~子)旧时为买卖双方撮合从中取得佣金的人。

    • 拼音dào
    • 注音ㄉㄠˋ
    • 笔划25
    • 繁体
    • 五笔GXFI
    • 五行

    (名)古代军队里的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