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亭
拼音:tiáo tíng
注音:ㄊ一ㄠˊ ㄊ一ㄥˊ

苕亭的意思

词语解释:

高峻貌。

引证解释:

⒈ 高峻貌。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沣水》:“嵩梁山高峯孤竦,素壁千寻,望之苕亭,有似香炉。”
南朝齐谢朓《镜台》诗:“玲瓏类丹槛,苕亭似元闕。”
南朝梁江淹《谢法曹惠连赠别》诗:“泛滥北湖游,苕亭南楼期。”

网络解释:

苕亭

  • 苕亭,汉语词汇。
  • 拼音:tiáo tíng
  • 释义:高峻貌。
  • 字义分解

    • 拼音tiáo,sháo
    • 注音ㄊㄧㄠˊ,ㄕㄠ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AVKF
    • 五行

    tiáo

    1. 古书上指凌霄花。

    2. 〔苕子〕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细长,羽状复叶,花紫色,可作绿肥。亦称“野豌豆”。

    3. 指苇子的花。

    sháo

    1. 〔红苕〕甘薯的别称。

    • 拼音tíng
    • 注音ㄊㄧㄥ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YPSJ
    • 五行

    (1)(名)盖在路旁或花园里供人休息用的建筑物;大多有顶无墙

    (2)形状像亭子的小房子:书~|岗~。

    (3)适中;均匀:~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