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少
拼音:yòu shǎo
注音:一ㄡˋ ㄕㄠˇ

幼少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幼小。 2.指年幼者。

引证解释:

⒈ 幼小。

《书·洛诰》“王如弗敢及天基命定命” 孔传:“言王往日幼少,不敢及知,天始命周家安定天下之命,故已摄。”
《汉书·王莽传上》:“周成王幼少,称孺子,周公居摄。”
《三国志·魏志·中山恭王衮传》:“汝幼少,未闻义方,早为人君,但知乐,不知苦。”

⒉ 指年幼者。

《汉书·地理志下》:“濒洙泗之水,其民涉度,幼者扶老而代其任。俗既益薄,长老不自安,与幼少相让。”

网络解释:

幼少

  • 幼少,汉语拼音yòu shǎoㄧㄡˋ ㄕㄠˇ,指年幼者。
  • 字义分解

    • 拼音yòu
    • 注音ㄧㄡ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XLN
    • 五行

    (1)(形)幼小

    (2)(形)(年纪)小;未长成:~虫|~根|~林|~苗|~师|~体|~芽|~株。

    (3)(名)小孩儿:~儿园|妇~|扶老携~。

    • 拼音shǎo,shào
    • 注音ㄕㄠˇ,ㄕㄠ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ITR

    shǎo

    1. 数量小的,与“多”相对:多少。少量。少许。

    2. 缺,不够:缺少。减少。

    3. 不经常:少有。少见。

    4. 短时间:少等。少候。少顷。

    5. 丢,遗失:屋里少了东西。

    6. 轻视:“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如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shào

    1. 年纪轻或年轻人:少年。少女。少壮(年轻力壮)。

    2. 古代辅佐长官的副职:少傅。少保。

    3. 次级的:少校。少将(jiàng)。

    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