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租
拼音:yōng zū
注音:ㄩㄥ ㄗㄨ

庸租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唐代赋役制度中的力庸和田租。

引证解释:

⒈ 指唐代赋役制度中的力庸和田租。参见“租庸调”。

《新唐书·宋浑传》:“﹝浑﹞在平原暴敛求进,至重取民一年庸租。”

网络解释:

庸租

  • 指 唐 代赋役制度中的力庸和田租。《新唐书·宋浑传》:“﹝ 浑 ﹞在 平原 暴敛求进,至重取民一年庸租。”参见“ 租庸调 ”。
  • 字义分解

    • 拼音yōng
    • 注音ㄩㄥ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YVEH
    • 五行

    (1)(形)平凡;不高明:~才|~医|~凡|附~|昏~|平~。

    (2)(形)(动)用(用于否定式):无~细述|无~讳言|无~赘述。

    (3)(形)(助)疑问词;表示反问;岂:~有济乎|~可弃乎?

    • 拼音
    • 注音ㄗㄨ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TEGG
    • 五行

    (1)(动)租用:~户|~价|~用|~约。

    (2)(动)出租:~了几本。

    (3)(名)出租所收取的金钱或实物:~金|~米|~钱。

    (4)(名)旧指田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