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堂
拼音: | lǐ táng |
注音: | ㄌ一ˇ ㄊㄤˊ |
词性: | 名词 |
礼堂的意思
词语解释:
礼堂
(1) 举行典礼或集会的厅堂
英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习礼的讲堂。
引《后汉书·郑玄传》:“末所愤愤者,徒以亡亲坟垄未成,所好羣书率皆腐敝,不得於礼堂写定,传於其人。”
王先谦集解引惠栋曰:“《别传》云:‘ 北海有玄儒林讲堂。’”
⒉ 孝堂,守丧之堂。
引唐刘肃《大唐新语·友悌》:“冯元常闔门孝友,天下无比,或居兄弟服制,昼则从事,夜则尽会礼堂。”
清冯桂芬《程楞香中丞六十寿序》:“初苏郡戒严,先生以礼堂被詔团练於乡,及是上海平,郡中安堵,会先生服除,召还朝。”
⒊ 举行典礼或集会的厅堂。
引《新唐书·西域传下·大食》:“有礼堂容数百人,率七日,王高坐为下説曰:‘死敌者生天上,杀敌受福。’”
沙汀《选灾》:“他喘息着,一面静静观望那些聚集在礼堂空地上的选民。”
国语词典:
古代讲学、习礼的讲堂。
如:「毕业典礼在礼堂举行。」
网络解释:
礼堂
礼堂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今天下午,全校同学在大礼堂听报告,请各班按次序入场。
- 2、她步履蹒跚地朝大礼堂走去。
- 3、小明受不了颁奖典礼上令人窒息的繁文縟节,偷偷地溜出礼堂。
- 4、大家等了半天,他才大摇大摆地走进礼堂,却丝毫没歉意。
- 5、滑稽表演引起整个礼堂的人哄堂大笑。
- 6、整个礼堂挤得连根针都插不下。
字义分解
- 拼音lǐ
- 注音ㄌㄧˇ
- 笔划5
- 繁体禮
- 五笔PYNN
- 五行火
(1)(名)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婚~|丧~。
(2)(名)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节|敬~。
(3)(名)礼物:献~|千里送鹅毛;~轻情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