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师
拼音: | bú shī |
注音: | ㄅㄨˋ ㄕ |
不师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不效法;不学习。 2.不立师傅。 3.不出兵。
引证解释:
⒈ 不效法;不学习。
引《史记·秦始皇本纪》:“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
《文选·王粲<赠文叔良>》诗:“董褐荷名,胡寧不师?”
李周翰注:“何得安然不为师法也。”
三国魏曹冏《六代论》:“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⒉ 不立师傅。
引《文选·嵇康<幽愤诗>》:“恃爱肆姐,不训不师。”
李周翰注:“恃母兄之慈,纵而成娇,不垂训教,不立师傅。”
⒊ 不出兵。
引《史记·苏秦列传》:“且异日济西不师,所以备赵也。”
国语词典:
不效法。
网络解释:
不师
字义分解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与不师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