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然而起
拼音:bó rán ér qǐ

勃然而起的意思

词语解释:

怒气腾腾地站起来。
  • 1、一般来说,妇女多愁善感,一不顺心则心肝之火勃然而起,而肝经又通乳循行两胁,导致气郁痰凝于乳。
  • 2、在日本国会议员、政府官员、战争狂人的鼓动之下,歇斯底里般的战争狂热,在日本朝野、全国范围勃然而起
  • 3、今年,基什内尔总统访华前后,中国文化热潮勃然而起,于是该中心决定把汉语列为正式课程。 
  • 4、在艺术品市场中,当面对勃然而起的创造与生产能力时,我们同时也在面对中华文化圈巨大的消费能力。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ㄛˊ,ㄅㄟ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FPBL

1. 突然,忽然:勃然(a.突然,如“勃勃大怒”;b.兴起的样子,如“勃勃作色”)。

2. 变色的样子:勃腾腾(怒气上冲的样子)。

3. 旺盛,兴起:勃起。勃发。勃蓬。

bèi

1. 古同“悖”,违背事理,惑乱糊涂。

  • 拼音rán
  • 注音ㄖㄢ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QDOU
  • 五行

1.  对,是: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2.  以为对,答应,信守: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3.  这样,如此:当然。然后。然则。

4.  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

5.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然。忽然。飘飘然。

6.  古同“燃”。

  • 拼音ér
  • 注音ㄦ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MJJ
  • 五行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 拼音
  • 注音ㄑㄧ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FHNV
  • 五行

[ qǐ ]

1.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起床。起立。起居。起夜。

2. 离开原来的位置:起身。起运。起跑。

3. 开始:起始。起码(最低限度,最低的)。起步。起初。起讫。起源。

4. 拔出,取出:起锚。起获。

5. 领取(凭证):起护照。

6.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起伏。起劲。起色。

7.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起风。起腻。起敬。起疑。起义。起诉。

8. 长出:起痱子。

9. 拟定:起草。

10. 建造,建立:起房子。白手起家。

11. 群,组,批:一起(一块儿)。

12. 量词,指件,宗:一起案件。

13. 自,从:起小儿就淘气。

14.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想起。掀起。兴(xīng)起。

15.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唱起来。

16.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看不起。经得起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