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氏
拼音:bǎo shì
注音:ㄅㄠˇ ㄕˋ

保氏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职掌以礼义匡正君王﹑教育贵族子弟的官员。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职掌以礼义匡正君王、教育贵族子弟的官员。

《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諫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
郑玄注:“諫者,以礼义正之。 《文王世子》曰:‘保也者,慎其身以辅翼之,而归诸道者也。’”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周礼》保氏掌教六书。”
清昭槤《啸亭续录·谙达》:“更番入卫,教授皇子骑射,名曰‘諳达’,体制稍杀於师傅,盖古保氏之责。”

网络解释:

保氏

  • 官名,出自《周礼·地官·大司徒》,主要负责对君主、天子的规谏,类似于后代的谏议大夫、光禄大夫等。
  • 字义分解

    • 拼音bǎo
    • 注音ㄅㄠ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WKSY
    • 五行

    (1)(动)保护;保卫:~家卫国。

    (2)(动)保持:~温。

    (3)(动)保证;担保做到:~质~量。

    (4)(动)担保(不犯罪、不逃走等):~释。

    (5)(名)保人;保证人:作~|押~。

    (6)(名)旧时户籍的编制单位。

    (7)姓。

    • 拼音shì,zhī
    • 注音ㄕˋ,ㄓ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QAV
    • 五行

    shì

    1. 古代“姓”和“氏”分用。姓是总的,氏是分支,后来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

    2. 古代称呼帝王贵族等,后称呼名人、专家:神农氏。太史氏。摄氏表。

    zhī

    1. 〔阏(yān)氏〕见“阏”。

    2. 〔月氏〕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