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汗
拼音: | dào hàn |
注音: | ㄉㄠˋ ㄏㄢˋ |
词性: | 动词 |
盗汗的意思
词语解释:
盗汗
(1) 症名。又称“寝汗”。指入睡后出汗,醒后即止
英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盗汗”。中医指睡中汗出、醒时即止的病症。
引《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自汗盗汗总括》:“盗汗阴虚分心肾,心虚不固火伤阴。”
郁达夫《迟桂花》:“夜热也不再发,盗汗也居然止住,痰里的血丝早就没有了。”
国语词典:
一种不自觉流汗的症状。大多是因阴虚内热,或情绪紧张迫汗而出的结果。
网络解释:
盗汗 科普中国
盗汗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孩子盗汗有什么办法可解决?
- 2、心火旺分为虚实,虚火主要表现有心烦、口干、盗汗、睡眠不安等,口渴;实火旺则表现为口腔溃疡、口干、尿黄、心烦易怒等。
- 3、诊断评估。盗汗作为单一征状并不令人担心。
- 4、中医的汗证主要包括自汗和盗汗两种。
- 5、气阴二虚型不少妈妈会发现孩子在早晨醒来时,背后都是汗,床上也湿了一大片,这就是盗汗。
- 6、这个类型的咳嗽,表现为咳嗽绵绵,少痰,夜咳,很容易出汗,晚上盗汗,脸色无华,部分病人有便秘。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