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制
拼音:bǐ zhì
注音:ㄅ一ˇ ㄓˋ

鄙制的意思

词语解释:

犹言粗浅之作。自谦之词。

引证解释:

⒈ 犹言粗浅之作。自谦之词。

《南齐书·王融传》:“宋弁於瑶池堂谓融曰:‘昔观相如《封禪》,以知汉武之德;今览王生《诗序》,用见齐王之盛。’ 融曰:‘皇家盛明,岂直比踪汉武 ;更慙鄙制,无以远匹相如。’”

网络解释:

鄙制

  • 鄙制,拼音是bǐ zhì,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言粗浅之作。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ㄧˇ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KFLB
    • 五行

    (1)(形)粗俗;低下:~俗(粗俗;庸俗)|卑~。

    (2)(代)谦辞;旧时用于自称:~人|~意|~见。

    (3)(动)〈书〉轻视;看不起:~视|~弃(看不起;厌恶)。

    (4)(名)〈书〉边远的地方:边~。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MHJ
    • 五行

    (1)(动)制造:~版|~币|~表|~革|~件|~冷|~品|~钱|~糖|~图|~药。

    (2)(动)拟定;规定:~定|因地~宜。

    (3)(动)用强力约束;限定;管束:~伏|管~。

    (4)(名)制度:法~|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