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铙
拼音:jīn náo
注音:ㄐ一ㄣ ㄋㄠˊ

金铙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即铙。古军乐器名。'四金'之一。
打击乐器。即铙钹。
指舞曲。

引证解释:

⒈ 即铙。古军乐器名。“四金”之一。

《周礼·地官·鼓人》:“以金鐃止鼓。”
郑玄注:“鐃,如铃,无舌,有秉,执而鸣之。”
唐刘禹锡《寄唐州杨八归厚》诗:“淮西古地雍州师,画角金鐃旦夕吹。”
清朱仕琇《髻亭记》:“大弋山者,世传越王无诸西巡,弋猎于山,遗金鐃,因一名鐃山。”

⒉ 打击乐器。即铙钹。

明徐复祚《一文钱》第三折:“开象教,演金鐃。香焚宝鼎云光遶,衲挂松枝幡影飘。”

⒊ 指舞曲。

明陈子龙《边风行》:“金鐃十部尽胡乐,屈巵舞女酬新功。”

网络解释:

金铙

  • 金铙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jīn náo,金铙又称铙。中国古代军乐器名。
  • 字义分解

    • 拼音jīn
    • 注音ㄐㄧㄣ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QQQQ
    • 五行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 拼音náo
    • 注音ㄋㄠ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QATQ

    (1)(名)打击乐器;是两个圆铜片;中间突起部分比钹小。

    (2)(名)古代军中乐器;像(铃铛);中间没有舌。

    (3)(名)(Náo)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