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致
拼音:qū zhì
注音:ㄑㄨ ㄓˋ

屈致的意思

词语解释:

委屈招致。

引证解释:

⒈ 委屈招致。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唐白居易《策林二·尊贤》:“孔明之才非为屈致之士, 刘氏所以图蜀也。”

网络解释:

屈致

  • 屈致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ū zhì, 是指委屈招致。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ㄑㄩ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NBMK
    • 五行

    1.  使弯曲,与“伸”相对:屈曲()。屈折。屈膝。屈伸(弯曲和伸直,引申为失意和得意)。首屈一指。卑躬屈膝。

    2.  低头,降服:屈服。屈从。威武不屈。

    3.  冤枉,叫人不痛快:冤屈。委屈。屈辱。屈才。屈就(受委屈而担任某种职务,常用于请人任职的客套话)。屈驾。屈己待人。

    4.  理亏:屈心(亏心,昧心)。理屈词穷。

    5.  姓。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GCFT
    • 五行

    (1)(动)给与;向对方表示(礼节、情意等):~辞|~电|~函|~候|~敬|~谢。

    (2)(动)集中(力量、意志等)于某个方面:~力|专心~志。

    (3)(动)招致:~病。

    (4)(动)以致:~使人误解。

    (5)(名)情趣:兴~|别~。

    (6)(形)精密、精细:细~|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