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行一致
  • 【拼音】:  

    yán xíng yī zhì

  • 【注音】:  

    一ㄢˊ ㄒ一ㄥˊ 一 ㄓˋ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简拼】:  

    YXYZ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正音】:  

    一;不能读作“yì”。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辩形】:  

    致;不能写作“至”。

  • 成语意思

  • 解释:

    说的和做的一样。形容人表里如一。

  • 出处:

    宋 赵善璙《自警篇 诚实》:“自此言行一致,表里相应,遇事坦然,常有余裕。”

  • 语法:

    言行一致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

  • 示例:

    我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事实具在,我虽死不移。(郭沫若《屈原》第四幕)

  • 英语:

    live up to one's words

  • 俄语:

    действия соответствует словáм

  • 日语:

    言行一致(げんこういっち)

  • 其他:

    <德>Wort und Tat sind eins.

  • 近义词:

    言而有信心口如一表里如一表里相应

  • 反义词:

    言不由衷心口不一表里不一言行相诡口是心非自相矛盾

    • 1、我们从小要养成言行一致的习惯。
    • 2、他是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
    • 3、说话做事应该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 4、小明说话做事言行一致
    • 5、李强向来言行一致,在同学中威信很高。
    • 6、做领导的,尤其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字义分解

    • 拼音yán
    • 注音ㄧㄢ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YYY
    • 五行

    (1)(名)话:~语|语~|格~。

    (2)(动)说:~之有理|畅所欲~。

    (3)(量)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

    (4)姓。

    • 拼音háng,xíng
    • 注音ㄏㄤˊ,ㄒㄧ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FHH

    • 拼音
    • 注音
    • 笔划1
    • 繁体
    • 五笔GGLL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GCFT
    • 五行

    (1)(动)给与;向对方表示(礼节、情意等):~辞|~电|~函|~候|~敬|~谢。

    (2)(动)集中(力量、意志等)于某个方面:~力|专心~志。

    (3)(动)招致:~病。

    (4)(动)以致:~使人误解。

    (5)(名)情趣:兴~|别~。

    (6)(形)精密、精细:细~|精~。